一毛钱股票网 > 配资课堂>中国信息产业发展趋势洞察:以美国互联网产业发展历史为鉴

中国信息产业发展趋势洞察:以美国互联网产业发展历史为鉴

2020-01-19 06:00:03 互联网 美国 泡沫

(获取报告请登陆未来智库www.vzkoo.com)

前言

俗语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国科技产业在经历了2013 年被追捧、2014-2015 年 上半年被疯狂炒作、2015 年中泡沫破裂、2015 年下半年-2018 年沉寂、2019 年再次被追捧之后;站在当下,或许在如何看待及把握科技产业下一轮的投资机会时,美国互联网产业发展历 史可以给我们一些可能的启示。

回顾来看,国内科技产业在追赶美国的同时,也呈现出与美国相似的发展路径;国内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科技产业,和美国互联网产业一样,都经历了产业被认知发现、产业疯狂发展及泡 沫化、产业泡沫破灭、以及产业再度复苏崛起等主要的发展路径。

1)认知及发现期:1993 年,为应对全球竞争的挑战,克林顿政府发表了报告-《技术是经 济增长的发动机》,并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比较来看,2012 年,国务院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 力量,并明确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2)发展及泡沫期:1995-2000 年,美国互联网泡沫逐渐膨胀;到 90 年代末,很多美国拟 上市公司纷纷改名,在公司名字上添加如ie甚至.com, 跟 IT 稍微挂钩,不管主营业 务,股票都会得到上到投资机构下到股民的疯狂抢购。对比来看,2013-2015 年中的 A 股市场,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板块受到疯狂追捧,其中,计算机行业该时期内个股平均涨幅超过 5 倍, 不少个股涨幅甚至超过 10 倍;而期间通过改名触网也不乏新鲜,以多伦股份为例,更名为 匹凸匹之后,10 个交易日涨幅超过 1 倍。

3)泡沫破灭及沉淀期:2000 年 3 月,美国互联网泡沫开始破灭,2000-2002 年期间,纳斯 达克指数跌 4000 点,从最高 5132 点跌至 1108 点,跌幅约八成;比较 A 股市场,2015 年中市 场泡沫被刺破,创业板指数在约 3 个月内从最高 4038 点跌至 2000 点,跌幅 50%;并在此后 3 年内,最低跌至 1200 点下方,距离泡沫破灭前的高点跌幅达到七成。

4)复苏崛起期:美国互联网产业在泡沫破灭的洗礼下,不少触网公司纷纷湮灭在历史浪潮 之中,但对于其中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公司,确迎来了真正的发展良机。2002 年末,泡沫破裂约 2 年半之后,美国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产业就步入快速发展时期;虽然 2008 年因为全球金融 危机爆发,阻碍了股价表现,但在风波过后,作为美国科技公司代表的纳斯达克指数,迎来了十 年的长期牛市,指数涨幅约 6 倍。回到国内 A 股,2019 年,在信息产业泡沫破裂约 3 年半之后, 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科技股再度表现活跃,其中,电子行业平均涨幅 74%,排名所有行业第二 位;可能至少来说,从股价表现上,国内信息产业似乎已经步入复苏期。

一、以史为鉴,美国互联网产业发展历程回顾

(一)互联网产业兴起:政策与技术双重催化

1994 年被认为是互联网元年,在政策和产业技术的双重催化下,互联网相关产业进入快速 发展期。从美国信息通信技术生产行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来看,1996-1997 年,信息通信技术生产行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有大幅跃升,从占 GDP 比重约 3%上升到约 6%;美国信息通信产 业高速发展。

1、政策强有力的支持

(1)“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最早是在 1992 年总统国情咨文中提出的;1992 年 2 月,美国总统发 表国情咨文,计划用 20 年,耗资 2000 亿-4000 亿美元,以建设美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II) , 作为美国发展政策的重点和产业发展的基础。同年,克林顿在其竞选文件《复兴美国的设想》中强调, ‚50 年代在全美建立的高速公路网,使美国在以后的 20 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了 使美国再度繁荣,就要建设 21 世纪的‘道路’,它将使美国人得到就业机会,将使美国经济高速 增长。‛1993 年 9 月,美国副总统戈尔和商务部长正式宣布,美国将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该计划旨在全美范围内,利用通信、计算机、多媒体、软件、数据库等不同信息技术,建立将人 们的工作、生活、科研、娱乐等融为一体的国家高速信息网络。

为保证信息高速公路政策的顺利执行,美国政府成立了白宫信息基础设施特别工作组(IITF), 该白宫特别工作组将与国会和民间组织一起提出加速 NII 建设所需的政策和计划,指导并监督 NII 建设发展,集中处理电信政策、信息政策和应用方面的问题。同时,美国政府还相应设立了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民间企业咨询委员会、增加联邦通信和信息政策相关机构的人员支持等。

可以看到,1996-2001 年,5 年时间内美国共建设了 1.3 亿公里的光缆,占全世界光缆总长 的 40%。

(2)《1996 电信法》颁布

1996 年,为促进电信行业的自由竞争,美国政府颁布了《1996 电信法》;该法案打破了地 方电话和长途电话经验范围的界限,允许任何人或者公司参与电信领域的竞争。同时,法案还迫 使地方网络商以较低价格把线路提供给互联网服务商使用。

该法案颁布之后,有效地降低了互联网的使用成本;使得公民、学校、医院等大众群体,有机会以经济上可以承受的方式,去接近正在形成的先进通信互联网络。从这一点来看,《电信法》 的颁布对于互联网未来的蓬勃发展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基础。

2、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商业化成为可能

1966 年,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就已经开始筹建;1973 年,阿帕网更是利用卫星技术与英国、 挪威实现连接;随后,脱胎于阿帕网的 NSFNET 诞生,成为首个面向社会的公共网络,有条件 的美国大学校园纷纷出现个人电脑教室。但直到 1990 年之前,NSFNET 依旧只是美国大学里年 轻人高贵而时髦的精神享受。而 90 年代,共发生了几次技术突破,真正使得互联网商业成为可 能。

(1)“万维网”的发现

“万维网”可能是 20 世纪 90 年代最为重要的发明之一。1991 年,伯纳德-李将他的发明正 式定名为 World Wide Web,万维网是由‚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和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 共同组成,他使得电脑之间交换信息成为可能。在此之前,只有专业人士才能通过复杂的编程去链接不同系统、获取特定信息;但在万维网发明之后,普通大众可以自由地利用链接从一个站点跳到另一个站点,不同的电脑系统之间信息的链接及交换变得更为简单,网页的概念也随之产生。

1993 年,在万维网逐渐成熟之后,伯纳德-李说服其他研究伙伴放弃了万维网的专利,使得 每个人可以自由的在万维网上彼此分享信息;万维网也成为奠定当前互联网的最重要基石之一。

(2)网景浏览器

1994 年 10 月,网景浏览器诞生;网景浏览器创造了图文并茂的浏览器界面,通过便捷的鼠 标操作方式,使得在网景浏览器推出仅仅 4 个月时间内,便出现在 600 万台连接互联网的电脑 上,市场份额暴增至 75%,普及速度极快。

网景浏览器虽然在后期与微软 IE 竞争中失利,截止到现在可能已经基本消亡;但不可否认, 网景浏览器开创了图文浏览器的先河,目前在浏览器中普遍使用的包括 cookie、网页框架、JS 等也是由其首先定义的。

(3)Windows 95

1995 年 8 月,微软划时代的产品 Windows 95 发布,相比较之前的操作系统,Windows 95 完成了巨大突破。首先,Windows 95 在操作上成功取代了 MS DOS,用户不再需要学习理解 MS Dos 才能完成发布命令和运行应用程序;开机即可直接进入应用图形用户界面的 Windows 桌面。其次,实现硬件即插即用,Windows95 之后开始,系统可以自动检测相应的硬件设备, 并自动按照相应的驱动程序。第三,设计时考虑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操作体验,在操作系统中设计 了‚开始‛键和‚任务栏‛。

(4)英特尔奔腾芯片

1994 年,英特尔发布了一款名为 Pentium 的处理器芯片,该芯片采用 0.6 微米工艺技术制 造、核心由 320 万个晶体管组成、增加了浮点运算功能、工作电压降至了 3.3V。该芯片较以往 芯片有一个明显的重大突破,即实现了 CPU 指令的并行化,显著增强了计算速度;同时,依托 该芯片,可以使得计算机更轻松地集成包括语音、声音、图片、手写体等不同数据,使得在电脑 上实现顺畅的多媒体应用成为可能。

(二)互联网产业野蛮生长期:资本的盛宴催生泡沫和狂热

在美国政府和产业技术发展的共同推手下,互联网产业自 1994 年开始即进入了快速发展时 期;但随后资本的加入,虽然加速了互联网产业创新和渗透的速度,但因此引发的资本狂热也不 可避免的将互联网产业带入‚疯狂吹泡泡‛时代。

1995 年 8 月,成立仅 16 个月的网景上市,作为互联网公司的第一次 IPO,在上市后仅几个 小时,市值就已经突破 20 亿美金;《华尔街日报》曾评论道,‚通用动力公司,花了 43 年才使 市值达到 27 亿美元,而网景,只用了 1 分钟‛。互联网公司向世人展现了其科技之外的强大财 富魅力。

1、风险投资公司的狂热

沙丘路,作为连接着斯坦福大学和硅谷的重要路径,仅 2-3 公里的范围内,密布着 300 多家 风险投资公司,共掌管近 2300 亿美元的市场资金,风险投资金额占据美国的三分之一。1972 年,第一家风投机构 KPCB 落户沙丘路;同时,迄今最成功的风险投资公司之一红衫资本也落 户于此。

1994 年,KPCB 投资了 500 万美元,拥有网景 20%的股份;网景上市当日,KPCB 的投资 就变成了 2.56 亿美元的回报,随后几年回报更是高达 4 亿美元;1995 年,红衫资本以 100 万美 元投资换取了雅虎 25%的股份,1996 年雅虎上市首日市值高达 5 亿美元;互联网企业惊人的投 资回报率,吸引着风投资金争相追逐。根据《互联网时代》书中的描述,‚20 世纪 90 年代末的 硅谷,无论是在校的还是刚毕业的学生,只要拥有一个关于互联网的创意,就能轻松地凭借一份简单的企划书,获得可观的投资‛;风投在互联网财富盛宴之下变得盲目和狂热。根据摘录的美 国风险投资协会数据,1995 年,美国的风险投资资金约 40 亿美元;但 1999 年美国的年风险投 资资金已经高达 544 亿美元,2000 年风险投资资金更是达到了 1059 亿美元;美国的风险投资 资金在仅 5 年左右时间里,增长约 20 倍;而其中,有超过 60%的资金都是投向了互联网产业。

2、纳斯达克的泡沫化

成立初期,纳斯达克定位于专门为那些尚不具备条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小企业股票提供场外交易服务的市场;因此,纳斯达克成为当时尚不具备较强盈利能力的互联网企业上市的首选地,互联网产业的泡沫也导致了纳斯达克的疯狂泡沫化。以纳斯达克和道琼斯指数对比来看, 1994年末纳斯达克收盘 751.96 点,截至到 2000年高点 5132.52点,纳斯达克指数涨幅约6 倍; 而同期,道琼斯指数从 1994 年的 3844 点涨至 2000 年高点 11501.85 点,涨幅仅 2 倍。

可能来说,1995-2000 年互联网股票的上涨是脱离了业绩的,雅虎在 1999 年股价高点时市 值超越了波音、在网上销售玩具的 etoys 上市当日市值就超过了运营 52 年的老牌玩具商‚玩具 反斗城‛ 。假设以当时的互联网龙头公司思科为例讨论;可以看到,思科 1990 年上市,发行价 18 美元,2000 年最高价 23616 美元,涨幅超过 1300 倍;但从业绩角度来看,思科 1994 年收 入规模约 12 亿美元,2000 年收入规模约 180 亿美元,虽然 5 年期间其收入增长达到 15 倍,但 比较 1300 倍的涨幅,依旧显得十分脆弱。有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 2000 年初,美国互联网上 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达到了 200 倍。

同时,不仅如此,在互联网泡沫高涨的时期,互联网上市公司中充斥着许多人为‚触网‛企 业,鱼龙混杂。根据普渡大学的研究,通过追踪 1998-1999 年更改名字加入互联网概念的共 63 家公司,测算其更名前后 5 日的涨幅,超越同类公司涨幅 1 倍以上。

(三)互联网产业泡沫破裂期:大洗牌与韧性

2000 年 3 月,互联网泡沫开始破灭;2000 年当年纳斯达克指数较高点跌幅达到 50%; 2001-2002 年指数跌幅分别达到 20%和 30%;不到 3 年时间内纳斯达克跌幅约 8 成。但是,在 这个互联网泡沫逐渐破灭消散的时期内,我们却可以从互联网产业的供需两端看到不一样的景象; 供应向左走,需求向右走。

1、泡沫膨胀和破灭背后不容忽视的资金变化

在美国互联网产业泡沫膨胀和破灭的背后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推手,即资金流动变化。根据历史数据,可以看到,互联网泡沫膨胀前夕恰恰对应海外资金回流美国,而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夕 又恰恰对应美国资金外流;1)膨胀期:1998-1999 年,是美国互联网上市公司的主要拉升期, 也是互联网泡沫快速膨胀的时期;对应来看,1997 年,在互联网上市公司拉升前,亚洲金融危 机爆发,投资资金回流美国,美股市场资金供应大增并推升美股风险偏好。2)破灭期:2000 年 3 月,互联网泡沫突然破裂;而伴随 1999 年亚洲金融危机结束,全球经济尤其是亚洲经济开始 复苏,随后几年美股资金呈现向海外流出迹象。

2、互联网产业的萧条,倒闭和失业潮来临

有统计显示,在互联网泡沫破灭的 3 年内,只有不到一半的互联网公司活过了 2004 年,约 7500 亿美元资产和 60 万个工作岗位蒸发。明星互联网企业亦不能幸免;Webvan Group,网上 杂货零售商,1999 年 11 月上市,获得著名风投红衫、软银、高盛等超过 1.2 亿风投资金,上市 后最高市值一度达到 76 亿美元,但在 2001 年 7 月,上市不足 2 年即宣布破产;Etoys,网上玩 具零售商,获得著名风投机构 Bessemer 和红衫青睐,市值最高达到 15 亿美元,2001 年 3 月提 交破产申请;Pets.com,在线宠物商店,亚马逊是其重要股东,公司于 2000 年 2 月上市,约 2000 年 11 月宣布破产。

同时,作为支撑互联网企业发展和上市融资的重要资本-风投资金,在 2000 年之后也遭遇大 溃败;2001 年风投资本筹资资金 403 亿美元,投资资金 406 亿美元;较 2000 年高峰期降幅达 到 6 成。

3、互联网用户渗透率持续提升,基础建设继续推进

然而,在互联网泡沫破灭期,对比互联网产业的萧条,从需求端我们却能发现不一样的景象。 首先,互联网用户数量继续攀升,世界范围内的上网人数从 1995 年的 2000 万人,到 2003 年 增加到 5 亿人;每百名居民中互联网用户数量在 1995-2010 年也以较快增速持续走高;人们继 续在网上收发邮件、购买商品,并未受到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影响。其次,政府对于信息技术产业 基础投入也并未停下;1999 年 7 月,白宫科技顾问委员会出台了《面向 21 世纪信息技术研发战 略》,目的旨在推进信息技术基础研究;次年,总统即为该项计划增拨 18%的开发预算;可能来 说,在克林顿政府期间,对于信息技术产业的基础投入并未受到泡沫影响。互联网产业依旧被需 求裹挟着继续向前发展。

(四)互联网产业再次复苏崛起:掌握需求的会持续屹立

互联网产业在经历了 2000-2002 年大洗礼之后,于 2002 年底,重新开启一轮向上周期;并 在约 20 年时间内,互联网产业成为了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诞生了一批伟大的企业。

1、为什么转折出现在 2002 年

我们查阅美国境内信息行业企业税后利润变化,可以看到,2002 年开始,美国境内信息行 业企业利润呈现持续上升攀升,美国信息行业企业税后利润从 2001 年的-344 亿美元、2002 年 扭亏为盈至 5 亿美元、2004 年已经上升至 440 亿美元、2007 年更是上升至接近 900 亿美元。 可能来说,以信息业为代表的互联网产业的盈利能力在 2002 年之后快速上升,互联网产业的发 展前景不再仅仅停留在纸面和想象中,预期正在被验证。

2、掌握需求的会持续屹立

可能来说,泡沫是否只是改变市场对于互联网产业的定价基准,但不会改变产业需求,泡沫的破灭可能更有助于去芜存菁;从长期发展来看,无论是否泡沫化,真正掌握需求的企业会持续 屹立。我们想借亚马逊和 Facebook 的案例来说明观点。

(1)电商始祖:亚马逊(AMZN)

亚马逊的发展是极为快速的,它为用户提供了一种互联网方式,让他们可以省下在实体百货商店或购物中心花费的时间来获得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不仅如此,购买者还通常能享受比实体 商店更高的折扣。1994 年,亚马逊创立;设立之初,亚马逊瞄准网上书店,1995 年,亚马逊第 一件商品(书)售出,截至到年底,每日订书单达 100 多份;截止到 1998 年底,亚马逊已经是 美国最大的书店;同时,公司控制人经过一系列的收购及开拓,逐步增加包括礼品、鲜花、网上医药销售、网上宠物商店等门类,亚马逊最终成为全球经营多元化商品的电子商务领导者。亚马 逊的收入额从 1995 年 51.1 万美元、1996 年 1570 万美元、1997 年 1.5 亿美元、1998 年 6 亿 美元、1999 年 16 亿美元,截止到 2018 年,达到了 2329 亿美元,增幅惊人;并且在互联网泡 沫破灭之后,在股价下跌超过九成背景下,亚马逊总收入一直持续增长。

而亚马逊的持续增长来源于其选择了电商赛道,电商需求在过去近二十年的时间内已经被证 明是互联网的硬需求之一;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公布数据,截止到 2017 年,全球电商销 售额预计 29 万亿美元,网购人数达到 13 亿,占全球总人口约四分之一。在国内,电商赛道也 孵化出不少的互联网巨头,包括我们所熟知的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苏宁易购、唯品会等, 甚至于新兴社交电商例如小红书等;我国网上销售额从 2007 年仅约 600 亿,截止到 2018 年, 网上销售额达到 9 万亿,约 10 年时间增幅约 150 倍。

(2)社交需求发现者:Facebook

2004 年 2 月,Facebook 成立,初期主要面向高校;有数据统计,截止到 2004 年底,Facebook 注册用户数达到 100 万人;2005 年,Facebook 开发高中版,将用户拓展到高中生;2006 年, Facebook 开发成人版,将用户拓展至所有人;2007 年 5 月,Facebook 宣布开放开发平台,奠 定了 Facebook 在未来成长为全球第一社交软件的基础。开放开发平台即 Facebook 将其拥有的 海量社交用户档案和关系数据,通过 Open API 开放给第三方开发者,让所有人可以登录 Facebook 平台开发软件;在开放不久,Facebook 上就出现了游戏、娱乐、工作、资讯等各类 服务;短短 6 个月时间内,Facebook 上就注册了 25 万名开发者,运行着 25000 个应用,有一 半的 Facebook 用户在他们的个人主页上安装了至少一个应用程序;到 2009 年,来自 180 个国 家超过 100 万的开发人员为 Facebook 用户提供了 5.2 万个应用呈现。

截止到 2018 年,Facebook 月活用户数为 24.5 亿,比较来看,微信同期月活用户数为 11 亿;Facebook 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一社交软件。

而与成功的互联网企业相似的,Facebook 的成功也是基于其满足了作为互联网硬需求之一 的社交需求。在社交需求赛道中,除了 Facebook,也同样孵化出了不少互联网巨头;包括腾讯、 微博,甚至于后来者的抖音、快手。

3、技术跃迁带来需求爆发

在互联网产业重新崛起的过程中,智能手机和 4G 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加速了互联网应用需求 的爆发。

(1)智能手机的兴起

2007 年,iPhone 手机问世,划时代的产品设计让智能手机真正步入商业化;从 IDC 公布的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来看,2007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仅约 1 亿部,但到 2015 年之后,智 能手机年出货量达到了 14 亿部,智能手机出货量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约 95%以上。智能手机的 兴起可能是近二十年内最为重大的科技变革之一,智能手机使得互联网接入不再受到时间、空间 限制,互联网的应用需求被进一步打开。

假设比较智能手机出货量和纳斯达克指数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到,纳斯达克指数主要拉升期正伴随着智能手机出货量快速增长;或许,可以推测,智能手机的渗透是以互联网产业为代表的 科技企业在过去十年表现优异的前提之一。

(2)3G 向 4G 升级

在过去十年的发展中,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技术突破,即移动通信代际演进、3G 向 4G 升 级。全球最早的 4G 商用网络是在 2009 年 12 月,是由运营商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奥斯 陆率先推出的,而美国、韩国、日本也是较早 4G 商用的国家;截止到 2013 年底,工信部正式 向三大运营商发布 4G 牌照,国内 4G 网络建设快速推进。

根据腾讯发布的数据,全球 4G 用户数量 2013 年约为 2.3 亿户,截止到 2017 年达到 20 亿 户,4-5 年时间内 4G 用户增幅达到约 10 倍,移动通信代际演进速度是极快的。而伴随 3G 向 4G 演进,全球平均移动网速持续提升,为更为多样化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提供通信保障,也为智 能手机快速渗透提供基础;以亚太为例,平均移动网速从 2013 年 1 兆左右提升至 2018 年约 14 兆,不足 5 年时间内移动互联网网速提升约 14 倍。

二、前半程,国内信息产业呈现与美国互联网相似的发展路径

2013 年至今,以计算机、电子等为首的信息产业,和美国互联网产业发展历史相似,经历 了被认知发现、竞相追捧并逐渐产生泡沫、泡沫膨胀到泡沫破灭等相似的发展过程。

(一)信息产业兴起:政策支持叠加应用落地,加速价值发现

1、政策大力扶持,加快信息产业发展

2012 年,国务院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新兴产业正在成 为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并明确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 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规划》提出,到 2020 年,力 争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15%,部分产业和关键技术跻身国际先进水平,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 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

2013 年 5 月,棱镜门事件爆发,网络安全上升至国家战略。2014 年 2 月,中央网络安 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

2013 年 8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信息 消费将成为新一轮扩大内需的重要引燃点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着力点。

2013 年 9 月,工信部发布了《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 年)》, 《计划》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重大举措,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 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对于破解当前发展瓶颈,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5 年 7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意见》指出,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正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

2、智能手机等新型载体的出现推动互联网应用层面落地爆发

美国互联网产业的兴起,借助了万维网、网景等新技术应用发展,使得普通大众和互联网产业之间不再有距离感、互联网商业化成为可能。而国内的信息产业爆发初期,也受到了新技术及新载体发展的推动,将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变成了大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应用及商 业化纷纷落地。

其中,新型载体智能手机的渗透可能是推动当时国内信息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技术背景之一。 根据工信部数据,2011 年,我国智能手机占有率仅约 20%;2012 年,智能手机占有率即达到了 50%;2013 年智能手机占有率更是达到了 70%以上,并随后在 2016 年占有率逐渐提升至 90% 以上;可能来说,2012-2013 年是我国智能手机渗透最快的时间,为后续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奠定 了基础。

以手游、电商等主要互联网应用为例,2012-2013 年是一个明显的爆发时间;根据中国互联 网络信息中心数据,1)手机游戏领域, 2012 年手游用户占整体手机网民的比例仅 33.2%,但 2013 年该比例提升至 43%,此后逐渐提升至 50%以上;2013 年是手机游戏快速渗透的时点; 2)手机网络购物领域,2012 年手机网络购物占手机网民的比例为 13.2%,2013 年上升到 29%, 2014 年上升到 42.4%,随后 2015-2018 年持续提升。

(二)信息产业泡沫膨胀期:私募和杠杆资金是重要推手

1、泡沫膨胀期资金疯狂涌入并大幅加杠杆

2013-2015 年,信息产业泡沫膨胀,资金或是重要的推手之一。期间,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即私募基金发行速度加快和融资融券大幅增加。首先,私募基金发行,2013 年私募基金月度平 均发行数量约 200 个;2014 年月度平均发行约 400 个;截止到 2015 年中期,私募基金月度平 均发行约 1500 个;私募基金资金快速涌入资本市场。其次,融资融券余额来看,2014 年下半 年融资融券余额快速增长,截止到 2015 年中,融资融券余额达到 2 万亿以上,较 2013 年初期 增幅超过 10 倍以上。

信息产业是 2013-2015 年期间最受资金追捧的板块之一。首先,我们统计 Wind 行业板块中 2013-2015 年的换手率情况,可以看到,信息技术板块换手率是最高;其次,观察 2013 年-2015 年风投资金投向信息技术板块占比数据,可能来说,2013-2015 年,风投资金投向信息技术板块 资金占比是有逐渐增长迹象的。

2、信息产业上市资产价格虚高

与彼时 2000 年纳斯达克指数的泡沫化相似,信息产业上市公司相对集中的创业板指在 2015 年也表现出较其他股指更为明显的泡沫化。假设比较创业板指数和上证指数在 2013 年至 2015 年中期的涨幅,可以看到,创业板指数涨幅为 3 倍,而上证指数涨幅仅为 88.5%,创业板指涨幅 要明显高于其他板块指数。

首先,信息产业代表行业计算机板块估值严重高企。2013-2015 年中期间,计算机上市公司 平均涨幅约为 5 倍;假设以 2015 年中期时点来统计计算机板块上市公司 PE 分布,可以看到, PE 估值在 0-50X 的仅 5%;0-100X 的合计仅 26%;多数计算机上市公司估值高达 200X 以上, 甚至有少数公司估值超过 1000X;可能来说,至少在 2015 年中期时点,计算机上市公司泡沫化 已经十分明显。

其次,高成长上市公司涨幅也开始脱离业绩。假设以当时成长性极高的个股网宿科技举例来 看,公司 2015 年实现的净利润较 2012 年净利润增幅约 8 倍,是当之无愧的高成长股票代表; 但在 2013-2015 年中期期间,其最大涨幅超过 16 倍,涨幅与业绩难以匹配。

第三,概念股被爆炒。代表案例多伦股份在更名为带有互联网概念的‚匹凸匹‛之后,10 个交易日涨幅超过 1 倍;可能也可以被认为是板块泡沫化趋向严重的重要信号。

(三)信息产业泡沫破裂期:变的资金,不变的产业

1、清查场外配资触发资金转向,并进而引发泡沫破裂

2015 年 6 月,股票市场泡沫突破破裂,不足 3 个月时间,创业板指从高点 4037.96 点最低 下探至 1843.19 点,下跌幅度达到 55%。

对于2015年泡沫的突然破裂,资金变化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触发因素。正如我们此前所述的, 杠杆类资金是推升 2014-2015 年 A 股泡沫、尤其是信息产业泡沫的重要推手;而 2015 年上半 年,证监会清查场外配资,明令禁止证券公司为场外配资提供证券交易接口的行为、并对开立虚拟证券账户、借用他人证券账户、出借本人证券账户、代理客户买卖证券等行为进行清理;受此 次事件影响,A 股资金流向发生转向,成为了泡沫破裂的重要触发因素。以融资融券余额来看, 虽然融资融券并不是本次配资清理的对象,但 2015 年 7 月,融资融券余额从过往逐月增长变成 了快速下滑,仅约 1 个月时间,融资融券余额从 2 万亿下降至 1.3 万亿,降幅达到 35%;2015 年 8 月,融资融券余额更是降低至 1 万亿,融资融券快速收缩。

2、盲目扩张和无业绩支撑的上市公司被清算

以当前信息产业共 765 家上市公司为统计对象,其中,假设将 2016-2019 年期间跌幅超过 65%的作为失败案例,失败案例占比共 141 家,占比约 18.4%。分析其中失败案例共性,可能 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首先,盲目扩张,带来大量商誉及商誉减值;失败案例 2016-2019 年 合计商誉减值达到 1350 亿元,占信息产业上市公司同期合计商誉减值的 61%;截至 2019 年半 年报,失败案例剩余商誉值 1826 亿,占信息产业上市公司合计商誉的 36%;其次,盈利能力缺 失;失败案例 2016-2019Q3 年净利润分别为 308 亿、-69.5 亿、-983.6 亿、-285 亿,2017-2019 年失败案例合计净利润持续亏损。

3、产业政策投入并未发生改变:明确建设网络强国

4、4G 等基础设施建设依旧稳步推进

在股票层面信息产业上市公司泡沫被刺破的背景下,4G 等基础设施建设依旧稳步推进,并 未受到泡沫破裂的影响。首先,从 4G 基站数量来看,以中国移动发布的 4G 基站数量为例,2014 年至 2018 年 4G 基站数量以年约 30-40 万个的数量稳定增长,并未受到任何影响;其次,从国内 4G 用户数来看,以中国移动发布的国内 4G 用户数量为例,在国内 4G 牌照发放次年 2014 年我国 4G 用户数 9000 万户,2015 年增长至 3.12 亿户,2016 年更是增长至 5.35 亿户;4G 用 户数量在牌照发放 3 年内快速渗透,也并未有受到泡沫破裂的任何影响。

5、信息产业应用需求继续保持旺盛

从最新的互联网价值企业排名版单中可以发现,排名前列的拼多多成立于 2015 年,蚂蚁金 服成立于 2014 年,字节跳动代表产品之一‚抖音‛最早出现在 2016 年,蔚来成立于 2014 年 末等,可能来说,信息产业的应用持续向前推进迭代,并未明显受到资本市场泡沫膨胀或破灭影 响。具体以拼多多和抖音为例,其中,1)拼多多成立于 2015 年 9 月,属于泡沫破裂后时期; 2016-2018 年,拼多多总成交金额持续增长,截止到 2018 年,拼多多年度活跃用户已经达到 4 亿人;2)抖音成立于 2016 年 9 月,根据其发布的《2019 年抖音数据报告》,截止到 2020 年 1 月 5 日,在成立不足 4 年时间里,日活用户数已经达到了 4 亿人。

三、后半程,我国信息产业或也将进入长期的复苏崛起期

根据我们此前两个章节的阐述,美国互联网产业和我国的信息产业在前半程发展历程中呈现许多相似性;包括美国互联网产业和我国信息产业的兴起都是受到了政策和技术进步的双重作用,而美国互联网产业和我国信息产业在资本市场上呈现的泡沫膨胀和破裂背后都源于资金的重要推手、同时,产业基础建设和产业需求层面持续推进又并未受到资本市场泡沫膨胀或破裂影响。 那么,比照后半程 2002 年之后美国互联网产业再度崛起,我们或许应当有理由相信,对于基础 建设和需求同样未受到影响的我国信息产业,或许也正在焕发新生,而起点可能始于 2019 年。

但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美国互联网产业和我国信息产业在发展过程也呈现出一些差异, 其中最为明显的,美国互联网产业在泡沫破裂之后呈现了大萧条,风投资金投入下滑约 5 成,倒 闭公司数量达到 4 成,众多上市公司被退市,美国互联网产业在泡沫破裂后出现了一波明显的优 胜劣汰;但国内信息产业在资本市场泡沫破裂后并未出现这种现象,风投资金依旧持续投入,因 此,可能比较来看,我国信息产业虽然经历了 2015 年中-2018 年约 4 年的沉寂期,但其中并不 优良的资产可能并未被有效出清,为优质公司崛起可能设置了更多障碍。

(一)为什么我们认为 2019 年信息产业已重新步入崛起期

1、华为事件将信息产业的重要性再度推升

华为事件开始于孟晚舟的被捕,2018 年 12 月,孟晚舟在加拿大温哥华被捕,美国指控孟晚 舟在涉及伊朗的交易中误导跨国银行,向加拿大要求引渡;2019 年 5 月,美国发布实体清单制 裁禁令,华为及其 70 多家关联企业,被列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的实体名单,禁止华为在 未经美国政府批准的情况下从美国企业获得元器件和相关技术。

根据万得统计,受到出口禁令影响的美国供应商至少有 33 家,涉及芯片、数据保护方案、 计算、存储、光学元件、测试软件、开源软件等方方面面,对华为产业链生态构成重大影响。我们认为,此次事件暴露出在通信和电子产业链上,我国在某些关键元件及组件上自立能力不足;同时也暴露出信息产业对于大国的重要战略意义,信息产业争锋已经成为大国争锋的重要一环;未来加大投入推动信息产业更快速发展可能已经势在必行,类似于国家大基金的此类专项投入预 计会持续加码。

2、2019 年信息产业的业绩重新恢复增长

以 2019 年前三季度业绩来看,信息产业的业绩已经重新恢复增长。从代表行业上市公司合 计净利润变化来看,1)传媒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从 2016 年高点开始下滑,截止到 2018 年行业出 现整体亏损,2019 年盈利能力有明显恢复;2)同样的,计算机行业在 2016 年高点开始下滑, 2017-2018 年盈利能力逐渐减弱,2019 年则有所恢复;3)通信行业盈利能力在 2018 年有极为 明显的下滑,2019 年有所改善,前三季度盈利已基本接近 2018 年全年水平;假设剔除个别公 司影响,通信板块 2019 年盈利能力有明显提升; 4)电子行业 2014 年至今盈利能力呈持续提升, 但 2019 年提升速度有明显加快,前三季度盈利提升幅度已显著超越 2018 年全年提升幅度。

3、新一轮的技术迭代演进开始

(1)5G 建设的正式启动

与 2014 年 3G 向 4G 开始迭代演进类似,2019 年是 4G 向 5G 迭代演进的开端。2019 年, 国内 5G 建设正式启动;2019 年 6 月 6 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 国广电发放 5G 商用牌照;2019 年 10 月 31 日,工信部宣布,5G 商用正式启动,同一天,中国 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公布了 5G 商用套餐,套餐于次日正式上线。

2019 年 11 月 21 日,在首届世界 5G 大会上,工信部宣布,全国目前已经开通 5G 基站 11.3 万个,预计到年底将达到 13 万个;5G 套餐签约用户 87 万个。

(2)智能终端迭代:5G 手机及智能汽车逐渐实现量产

2019 年同样是 5G 手机元年。2019 年 2 月,首款三星和华为 5G 手机联袂发布;20 日三星 5G 折叠屏手机在旧金山发布,24 日华为 5G 折叠屏手机在世界移动大会(MWC)上发布;随 后,OPPO、小米等主要品牌的 5G 手机陆续发布。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19 年全年共上市 5G 手机 35 款,5G 手机累计出货量 1376.9 万部。

根据 Canalys 预测,2023 年全球 5G 手机出货量将超越 4G 手机出货量,未来 5 年全球 5G 手机出货量将达到 19 亿部,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达到 179.9%。

除了 5G 手机,智能汽车的发展也不容忽视。智能汽车被誉为下一个划时代的智能终端,根 据发改委定义,智能汽车指‚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运用信息通信、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具有部分或完全自动驾驶功能,由单纯交通运输工 具逐渐向智能移动空间转变的新一代汽车‛。 2019 年,在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造车势力推动下,智 能汽车价格逐渐亲民,特斯拉备受关注的国产 Model3 价格已经降至 30 万元以内;预计智能汽 车的渗透率有望在未来快速提升,根据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到 2025 年智能网联汽 车新车销量占比将达到 30%。在智能汽车加速渗透背景下,因智能汽车带来的新增应用需求预 计也将面临爆发,包括辅助驾驶产业链、汽车电子产业链、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等。

4、不良资产在 2019 年出清有明显提速

正如我们此前描述的,美国互联网产业在泡沫破裂期间,2000-2002 年,互联网产业倒闭公 司数量占比达到 40%,且美国上市公司数量期间净减少约 2000 家,可能来说,在 2002 年美国 互联网产业重新复苏崛起时不良资产出清是相对充分的。但比较来看,由于我国退市制度差异、 以及风险资本 2015-2018 年筹融资依旧活跃,在国内信息产业泡沫破裂期间即 2015 年中-2018 年不良资产出清比例可能是相对较低的;但 2019 年伴随退市制度严格、且风险资本投资趋向谨 慎,可能不良资产在 2019 年开始出清速度是有明显提速迹象的。

不仅如此,从上市公司层面,2019 年,业绩大幅下滑的信息产业公司也有明显被市场抛弃 迹象。我们比较一组数据,以 2019 年信息产业(电子、传媒、计算机、通信)年度涨幅为对比 依据,比较来看,2019 年信息产业平均年度涨幅为 44%;其中,前三季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后 10%的上市公司平均涨幅为 1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速后 10%的上市公司平均涨幅更是仅有 5.7%;可能来说,资本市场用脚投票促使信息产业加速出清。

(二)与美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相似,掌握需求的龙头企业会胜出

假设统计美股 2009 年至今 10 年大牛市中涨幅居前的个股(仅统计市值超过 100 亿美金的 中大型企业),可以看到,涨幅超过 20 倍的上市公司共有 33 家,其中有半数企业为互联网或信 息技术相关企业,包括我们熟知的奈飞、亚马逊、英伟达、苹果、Booking、唯品会等;假设将 上述领涨的互联网相关公司划分类别,可能大多数都可以划分到网络经济产业链(包括数字媒体、网上支付、在线预定、网上商城等)或智能手机产业链(手机终端厂商、手机芯片及其他核心元 件厂商)。而网络经济产业链和智能手机产业链恰恰都对应了过去 10 年互联网经济中最为蓬勃发 展的子领域,那么对于正在进入信息产业新一轮发展周期的我们,可能最为有价值的公司也将来 自于未来 10 年需求从无到有、最具发展潜力的子领域,我们倾向于认为人工智能、云计算、智 能汽车等可能是其中最不容忽视的可选方向。

1、人工智能产业链

 为什么选择人工智能产业链?1)从提高计算能力过渡到提高智能水平是信息社会发展 的必然方向; 2)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具备全球竞争力; 3)人工智能应用延伸空间广阔, 赋能实体经济;应用层面的落地场景包括智能安防、智能金融、无人驾驶、精准营销、 智能陪护等正趋向清晰。

人工智能在经过 60 多年的演进,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 学等新理论新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发展、理论建模、技术创新、软硬件升级等整体推进,正在引发链式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 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

根据中国电子学会的统计,2018 年全年,全球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市场规模超过 555.7 亿美 元,相较于 2017 年同比增长 50.2%。目前,全球人工智能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中国、 印度等少数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硅谷是当今人工智能基础层和技术层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 聚集了人工智能企业 2905 家,以谷歌、微软、亚马逊等为代表形成集团式发展;中国人工智能 行业的企业总数达到 670 家,占全球的 11.2%,在论文总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上都排在世界第 一,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布局最多的国家;欧洲人工智能企业总数为 657 家,占全球的 10.88%,欧洲通过大量的科技孵化机构助力早期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转化率较 高;印度则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后起之秀,目前,已有 500 多家印度公司部署人工智能,在医 疗保健、农业、教育、智慧城市和城市交通 5 个应用领域发力。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9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产业报告》,2017 年至今,产业落地成为 AI 行业的主流,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保持高速发展,涉及行业包括安防、金融、零售、交通、教 育、医疗、营销、工业、农业、企服等众多领域;2018 年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市场规模 251.1 亿,2019 年赋能实体经济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570.1 亿。同时,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融资也一片 欣欣向荣,2012 年-2019 年 8 月人工智能领域共发生 2787 件投融资事件,总融资额达 4740 亿 元,从获投企业分布来看,相比于相对成熟的安防和金融领域,医疗、制造和自动驾驶领域因处 于早期阶段,格局尚未成形,且赛道广阔足以孕育多家独角兽企业而被资本市场重点关注。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部分人工智能产业链企业及其技术产品如下表所示。截至最新不完全统计,国内人工智能龙头企业中已上市或准上市的有百度(美国上市)、科大讯 飞(A 股上市)、旷视科技(拟港股上市)、新松机器人(A 股上市)等。

2、云计算产业链

 为什么选择云计算产业链?1)云计算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方式,是企业在试图 提高计算能力和降低运营成本之间的必然选择;2)云计算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云应 用正处于爆发前夜;3)中国的云计算产业链具备全球竞争优势。

根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 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根据埃森哲研究,云计算将成为数字经济最重要赋能技术之一;他 们认为,对于数字经济来说,云计算不仅仅是实现 IT 资源池化、提升性能、降低成本和简化管 理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丰富的服务;即基于云平台整合的各类生产和市场资源,能促进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对接与协同创新,大幅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门槛,加速数字经 济发展。

世界各国纷纷加大云计算产业链的投入,美国 2011 年颁布《联邦政府云战略》,提出 2020 年美国云计算产业规模在高新产业中占比力争达到 30%;德国《云计算行动计划》力争在 2021 年借助云计算实现数字经济总产值大幅增长;日本《智能云计算战略》力争 2020 年云计算产值 突破到 400 万亿日元。中国也积极加大云计算产业投入,2015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云计算创 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提出到 2020 年,云计算应用基本普及,云计算服务能力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2016 年发布《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到 2020 年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 的云计算和物联网产业体系;2017 年发布《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 2019 年,我国 云计算产业规模达到 4300 亿元,突破一批核心技术;2018 年发布《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 提出到 2020 年力争实现企业上云环境进一步优化,行业企业上云意识和积极性明显提高,上云 比例和应用深度显著提升。

与发达国家比较起来,中国云计算还有较大差距,2018 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仅相当于美 国的 8%左右。根据麦肯锡等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8 年,美国企业上云率已经达到 85%以 上,欧洲企业的上云率约 70%;而根据中国电子学会等组织的不完全统计,中国企业的上云率 只有 40%左右。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云计算产业白皮书》预测,中国云计算产业在未来几 年将快速发展;预计到 2023 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将超过 3000 亿元人民币,政府和企业上 云率将超过 60%。

梳理云计算产业链,产业链结构基本由上游核心硬件、中游 IT 基础设备、下游云生态共同 组成。1)上游核心硬件:国内服务器芯片自主研发主要基于 Alpha 架构、ARM 架构、MIPS 架 构、X86 架构、Power 架构等,涌现出基于 MIPS 的龙芯、基于 X86 的兆芯、基于 ARM 的 天津飞腾和华为鲲鹏 920 以及基于 Alpha 架构的成都申威等。存储器芯片在高端存储芯片领 域缺少核心技术,需与国外合作;目前,紫光国芯、武汉新芯等企业已经或正在建设存储芯片工厂,进行存储芯片领域的自主研发;福建晋华是国内较早开展存储芯片研发的企业,在福建、上海等地建有存储芯片工厂。 2)服务器等中游 IT 基础设备领域国产化率较高,主要企业包括华为、 中兴、浪潮信息、中国软件、中科曙光等。3)下游云生态领域中,首先,云基础平台,阿里云 市场份额已排名全球第三;华为云 2019 年,发布鲲鹏云服务和解决方案,鲲鹏云服务聚合华为 自研的芯片和硬件设备、支持多款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腾讯云则与中科曙光合作联合打造‚安 全可控‛和‚云管平台‛解决方案;其次,数据库,腾讯云数据库、华为分布式数据库 GaussDB、 蚂蚁金服国产数据库平台 OceanBase 等均蓬勃发展;第三,SaaS 应用,国内传统软件龙头金 蝶、用友、广联达、汇纳、石基等都在大力向云化转型;初创企业中也陆续涌现像纷享销客,销 售易,北森等优质厂商。

3、智能汽车产业链

 为什么选择智能汽车产业链?1)智能汽车可能是下一代备受期待的信息社会智能载体; 2)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智能汽车品牌已逐渐为大众所认知、所接纳;且智能汽车的价格 已经开始降至合理区间;3)中国智能汽车产业链已经相对完备、具备全球竞争实力, 其中的新能源电池更是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汽车产品功能和使用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由单纯的交通运输工具逐渐转变为智能移动空间,兼有移动办公、移动家居、娱乐休闲、数字消费、公共服务等功能;智能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根据发改委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发展智能汽车,推动新技术应用,有利于促进以汽车为载体的芯片、软件、信息通信、数据服务等产业发展,加速汽车产业转型超越,打造智能汽车乘行经济新模式,构建数据驱动、跨界融合、共创共享的数字经济,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同时,发展智能汽车,系统蓄积交通场景、车辆运行、路网设施、网络服务等各类数据资源,有利于加快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建设,以及推 动军民融合发展,提升新时代国家治理能力、综合竞争实力和安全保障能力。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到 2025 年智能网联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 30%,高度自动驾驶级别的智能网联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 景商业化应用。而根据发改委《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到 2020 年,中国标准智 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路网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信息安全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到 2025 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路网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信息 安全体系全面形成;到 2035 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享誉全球,率先建成智能汽车强国,全民共 享‚安全、高效、绿色、文明‛的智能汽车社会。

智能汽车的三个主要发展方向分别为智能座舱、智能车联网、和自动驾驶;当前量产汽车的 智能化程度主要可以区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分别是驾驶辅助&信息娱乐系统阶段、半自动驾驶& 车联网生态阶段、有条件自动驾驶阶段。基于智能汽车广阔发展前景,自 2016 年以来,包括上 汽集团、长安汽车、北汽集团等各大型车企均发布智能汽车发展规划;同时,互联网等高新技术 企业也加入智能汽车的角逐,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科技龙头纷纷入局。

当前智能汽车品牌比较上,特斯拉可能是当之无愧的王者和领导者;2008 年,特斯拉发布 了首款产品 Roadster,该产品是在莲花汽车公司的 Elise 跑车基础上开发的,是全球第一辆使用 锂电池技术每次充电能够行驶 320 公里以上的电动车;2012 年,特斯拉发布了其第二款汽车产 品 Model S,是一款四门纯电动豪华轿跑车;2015 年,特斯拉发布第三款汽车产品为 Model X, 是一款豪华纯电动 SUV;2016 年 3 月,特斯拉发布 Model 3,并于 2017 年末开始交付。2018 年,特斯拉上海基地开始建设,2019 年末完成一期工程并开始量产;特斯拉国产化使得产品制 造成本大幅降低。2020 年 1 月,特斯拉官宣 Model3 国产系列价格降至 30 万以内,引发大众购 买热情,智能汽车不再高冷。有媒体报道,在特斯拉宣布 Model3 国产系列降价之后,每日的订 购量达到 1000 台,而比较来看,当前特斯拉每周产量仅 1000 台。

梳理智能汽车产业链,可能主要可以划分为传感器、地图、决策系统(芯片、算法、及操作 系统)、通讯、执行系统(ADAS、智能中控)等几个部分。产业链中主要参与企业包括博世、 大陆、英伟达、英特尔、天合、电装、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华为、微软、苹果、谷歌等全球 知名科技企业;涉及的国内 A 股上市公司可能包括北斗星通、四维图新、科大讯飞、中科创达、 巨星科技、联创电子、均胜电子等。

(三)建议重点跟踪的信息产业上市公司一览

从信息产业中长期投资角度,我们建议从人工智能产业链、云计算产业链、智能汽车产业链等三个重点产业链方向,结合科技自主、技术迭代等角度去挖掘上市公司。建议重点跟踪的信息 产业上市公司梳理如下表:

……

(报告来源:国金证券)

获取报告请登陆未来智库www.vzkoo.com。

立即登录请点击:「链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下一篇 :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