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房企在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到市场上筹措外部资金。而房企获取资金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资本市场的股权融资。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股权融资中的IPO、增发和配股等重要概念。
房企在资本市场的股权融资主要包括IPO、增发、配股等。其中,IPO是上市房企股票首发融资,增发和配股是股票再融资的两种基本方式。
股权融资的优势是资金用途灵活,融资成本较低,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并且可以直接扩大净资产,提升企业加杠杆的空间。
IPO
大家在新闻里经常看到“某某房企要IPO了”,那么问题来了,IPO到底是什么?为什么那么多房企赶着要IPO呢?
IPO的全称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即“首次公开发行”。大家更熟悉的说法叫“公司上市”。
但是,想轻松拿到股民的钱,这可不容易。
IPO不同于一般发行,IPO的要求非常严格,事先要通过非常复杂的审批程序,还要付出高昂的费用。一个公司只有具备相当的规模和实力,才能够顺利完成IPO。
既然审批如此严格,房企还要赶着IPO,当然好处一定不少咯。
单单从融资角度看,公司IPO后从无数的股民融钱,相比于其他融资方式(例如银行贷款)成本更低;而相比于非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则免去了和投资机构谈判对赌等流程,风险更低。另外,上市反过来可以为企业的经营情况背书,以后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借钱的成本也会下降。
更别说企业IPO还有规范公司制度、提升公司知名度、帮助高管和核心员工变现造富等等好处。因为本期只涉及融资角度,其他的就不展开讲了。
纵观2019年,在A股基本关闭了房企IPO大门的情况下,港股市场审核相对宽松。所以中小房企摩拳擦掌,纷纷要赴港上市。
据统计,2019年成功登陆港交所的房企有德信中国、银城控股、中梁控股、中国天保、新力控股和景业名邦6家。另外房企分拆出来的8家物业公司也成功在港上市,分别是和泓服务、时代邻里、保利物业、奥园健康、蓝光嘉宝服务、滨江服务、银城生活服务和鑫苑服务。
增发
增发是“增加发行股票”的简称,是已上市的公司通过特定范围的投资者(如大股东或机构投资者)或全部投资者额外发行股份募集资金的融资方式,发行价格一般为发行前某一阶段的平均价的某一比例。
简单点说,就是公司在IPO阶段融来第一笔钱,接下来可以通过增发,即发行新股来融更多的钱。
根据面向对象的不同,增发分为公开增发和非公开增发两种。
公开增发即向公众发行,也就是从广大股民那里拿钱,谁都可以在指定网站上查到相应的招股书。
而非公开增发是向一定范围内的潜在投资者发出认购意向邀请。其中,非公开增发中有一种形式叫定向增发,只面向确定的投资者发行新股,投资者一般是大股东、机构投资者(包括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
重点讲一下常见的定向增发。
如果你以为定向增发只是为了低成本融资,那你就
wind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有19家上市房企发布定增的预案(部分修改定增预案),但其中只有4家被证监会核准,而中洲控股、新城控股和泛海控股的定增方案更是早在2016年就已经被证监会受理,现在只不过是发审委通过,还未拿到批文。
更心痛的是绿地控股,定增计划等了四年之久,至今仍然没什么进展。
配股
配股和增发一样,都是上市公司为了融资而再次发行股票的行为。
不同点在于,增发是可以对原有股东也可对所有投资者,配股仅仅是对原有股东。
配股具体是指上市公司在得到批准后,可以向其现有股东提出配股建议,使现有股东可按其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比例认购配股股份的行为。每个股东可以认购的数量是有限的,以其之前拥有股份比例为基础。
举个例子,比如某上市公司以筹资建某项目为由提出配股方案,公司最新股价10元,配股价5元,按照每10股配股3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股。
以股东原来持有100股计算,配股完成后,股东持股市值为10*100+5*30=1150元,股东从持有100股变为持有130股。
目前A股的房地产股权融资闸门紧闭,跟IPO和定增一样,只有港股上市的房企才更容易进行配股。在港股市场中,房企配股不需要通过证监会或其他机构的审核,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筹集到资金。
2019年是房地产企业还债的高峰期,因此,配股以其成本低的特点受到很多房企的青睐。仅仅只是12月份,港股上市房企通过海外配股融资的金额就高达116.51亿元,占融资总金额的15.25%。
不过,在房地产行业入冬之时,房企的股价可能会有所下跌。因为配股融资以股票为标的,所以股价的下跌将会直接影响到配股融资的金额。而且发行新股总会稀释控股股东的股权比例,同时股本是有限的,所以配股注定是不可持续的融资行为。
来源:投研参考(ID:dichaninvestment),本文已获授权,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