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市经济的主心骨和稳增长“压舱石”,近年来,市管国企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在创新驱动“高精尖”发展中,生产经营稳中有进,效益提升明显,国有经济实现平稳增长。
1月18日,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从市国资委获悉,截至2019年12月底,市管企业资产总额5.6万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1.9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6%和7.8%;实现营业收入1.7万亿元,同比增长7.1%;上缴税费1358亿元,同比增长3.5%;利润总额1042亿元,同比增长8.6%,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高精尖”成为市管国企2019年业绩提升的关键词。2019年全年,北汽集团实现整车产销量226.1万辆,连续7年蝉联国内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冠军。营业收入达到5012.3亿元,同比增长4.3%,成为北京市首家年营收突破5000亿元大关的国有企业。
京城机电联合欧洲创新平台成立北京市首个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平台,首钢集团与中国联通合建首个5G示范园区,地铁公司应用5G等新技术打造高精度轨道交通定位系统。北方华创自主研发5G芯片刻蚀装备,北京电控发起设立北京集成电路装备创新中心,燕东微电子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竣工。
“高精尖”产业发展取得实质进展,备受关注的混改也取得重要突破,国有资本证券化水平大幅提升。2019年,全市共有147家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进外部资本247亿元。全市混合所有制企业比例达到71.85%,利润占总体比重超过80%,成为国有企业盈利主体。
市管国企资产证券化的成效也逐渐显现:2019年,顺鑫农业首次跻身“中国上市企业市值500强”,以391亿元市值位列第347位;首次入选“深证100指数”等样本股,股价创63.5元的历史新高。
市属国有持股企业天宜上佳、交控科技成为首批科创板挂牌上市企业,北京建院、农商银行整体上市,铜牛信息、云星宇等企业首发上市,华夏银行、北汽蓝谷等上市公司积极开展资本运作,募集资金368亿元。
“住了20多年的家里暖和了,进门就能脱外套”、“老楼房装了电梯,下楼遛弯儿一点儿都不发愁了”、“家门口开了菜市场,买菜再也不用跑远路”……改革和发展的成效,最终也落实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2019年,全市共完成207个老旧小区的重点整治项目,保障房中心公开配租公租房1.2万余套,解决近3万人住房需求。“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中,国资公司诚和敬养老驿站扎根300余个社区辐射近15万家庭,时尚控股开设10家“京工1961”裁缝铺,让老百姓有了开在家门口的裁缝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市管国企也在促进稳定就业中体现出责任担当。2019年,公交集团、地铁公司安置录用本市农村劳动力960人。通过搭建外企集团残疾人帮扶性就业平台,帮助342名残疾人就业。在北京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中,组织34家市管企业11万余人次申报培训补贴4800余万元。
图片来源:北晚新视觉、北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实习记者 杨天悦 编辑:杨天悦
流程编辑:郭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