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个多月来大家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关注焦点已经从国内转向海外,韩国、意大利、日本、伊朗、美国……我们似乎总有操不完的心。
受此影响,全球主要市场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仅3月9日单日,道琼斯工业指数跌7.79%,纳斯达克指数跌7.29%,标普500跌7.6%,富时100跌7.69%,法国CAC40跌8.39%,德国DAX跌7.94%,大家纷纷进入“比惨模式”。(数据来源:wind)
确实,习惯于基本面投资的海外资金,看到不断攀升的数据事实,以及各个国家受制于体制原因的执行力和资源调配能力,说不害怕是骗人的。那么,海外市场,尤其是美股的波动会对A股造成影响吗?
回顾美股近两次牛市的终结,都对中国权益市场产生了影响,但市场的反应和演绎逻辑其实并不相同。
一次是2000年8月到2002年10月,美国科技股泡沫破裂,对A股的刺激和拖累均较为明显,但A股的下跌比美股滞后9个月左右。在这一阶段美国经济增长快速滑落,而中国正是经济高增长阶段,经济基本面的背离导致了股票市场的不同演绎。
另一次是2007年10月到2009年3月,次贷危机带来了牛市终结,A股几乎同步时间跟随美股下跌,根本原因是金融海啸的全球破坏力以及愈加紧密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然而,在面临阵痛后,美股开启了长达十年的牛市,而A股虽在2015年经历了一轮暴涨,却始终没有回到历史高点,被人调侃十年之后“又回到最初的起点”。这一方面与我们指数编制失真,权重股涨幅有限有关,另一方面也归因于两国面对危机采取的不同措施。
美国“壮士断腕”式的自救,出清了风险,使经济能够轻装上阵;而我们的“4万亿”在短暂的饮鸩止渴后,带来了各部门杠杆率的高企,为后面经济发展埋下了隐忧。
而这一次市场面对的矛盾,又与前两次不同。
从美国方面来看,经过长达十年的牛市,前期已经累计了巨大的涨幅。“涨多了必然要跌”这种朴素的投资观决定了即使没有疫情影响,后面美股市场的波动也是大概率要加剧的。而对疫情的恐惧、大选的不确定性、OPEC+谈判破裂等在本就不安定的市场上洒下了催化剂。但更深刻的原因是美国国家赤字高企,加之上周的降息幅度与降低超额准备金率都超过市场预期,后面政策的腾挪空间其实很有限,货币政策的实施大概率将更加矛盾与犹豫。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都倾向于回避美股资产。
而这次中国权益市场的走势其实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身。诚实来说,目前我们的经济形势比之前两次美股调整时要糟糕很多,又要面临疫情对国内经济与对外出口的影响,确实有几分“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意思。然而,宽松的货币政策本就在我们的预料之内。在现在全市场都在和政府进行政策博弈的情境下,既然既要宽松的货币政策,又要控制房地产市场的上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就很可能会存在阶段性的机会。
此外,在贸易战的背景下,我们资本市场的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货币政策的执行上,我们一定会比美国更加坚决,因此大概率还是能脱离美国走出独立行情。
需要承认的是,即使任何一次黑天鹅其实并不会影响长期经济规律运行,但情绪依然是短期市场的重要因素。何况面对这样一场疫情我们都是无知的,而无知又会放大恐惧。
相信很多朋友对中国长期机会仍然比较乐观,但更想问的是短期要不要降仓,要不要避险,甚至要不要做波段。事实上,大量数据已经证明,对我等“凡人”来说,波段操作并不能贡献太多收益,甚至可能得不偿失。无论是A股还是美股,短期的上涨、下跌、反弹,都不应该对我们产生太多干扰。
作为财富顾问,我们大多数时间的工作,并不是投资决策或者交易,而是通过独立的思考,在不断波动、变化的市场环境下去陪伴自己的客户。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面对疫情如此,面对投资亦是如此。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认真阅读相关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