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消费金融行业竞争加剧,融资成本上升、融资渠道拓宽,众多公司竞相发行ABS产品。另外,监管部门对行业的监察力度依旧不减。本文从ABS发行规模与处罚情况回顾2019年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
近日,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发布了《2019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报告,预计2019到2020年消费金融市场扩张将有所减缓,每年增速在8.7%左右,在此增速下,到2024年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将达三万亿元。
回顾2019年,消费金融行业融资渠道变得多样化,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公司加速入场,但同时,也面临严厉监管、高压竞争的环境。这一背景下,持牌消费金融的发展状况如何?
持牌消金发行ABS规模增长迅猛 但总占比较低
截止2019年末,共有24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消费金融机构亟需降低融资成本,发行ABS产品作为折现未来现金流的一种方式受到不少消费金融公司青睐。2019年消费金融公司发行ABS和金融债的占比在不断提升。
截至2019年12月末,在已经开业的24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有9家公司已被银保监会批准获得开办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资格,包括捷信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四川锦程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湖北消费金融。其中,有5家公司在2019年进行了ABS产品发行。
2019年以来,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共发行了4期ABS产品,规模分别为22亿元、25亿元、38亿元、29.5亿元;四川锦程消费金融发行首期4.53亿元的消费信贷ABS产品;兴业消费金融发行了两期,金额分别是19.8亿元和20.88亿元;苏宁消费金融发行首期4.83亿元的ABS产品;马上消费金融在11月份,发行首期20.9亿元的ABS产品。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2019年总发行金额为185.44亿元。
其中,捷信消费金融发行了4期产品,发行规模为114.5亿元,占消费金融公司总额的61.75%。四川金融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均为首单发行。
然而,2019年我国消费金融ABS共发行102期产品,发行规模达到3025.67亿元。可见,持牌消金的占比仅为6%。消费金融领域的ABS发行大户当属蚂蚁金服,据中国资产证券化分析网统计,2019年蚂蚁小贷在企业ABS中发行总额排名第一位。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共有四家公司接到监管部门的罚单,分别是华融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盛银消费金融和中原消费金融。总罚款数额为171万元。
2019年1月17日,华融消费金融就因违反人民银行征信管理相关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对其处以5万元罚款,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被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处以1万元罚款。11月14日,华融消费金融再次被罚,其因消费贷款用途不合规,违反审慎经营原则、形成重大风险等两项主要违法违规事实,被安徽银保监局罚款60万元。
8月,晋商消费金融因未经同意查询个人信息遭到处罚。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责令晋商消费金融限期改正;对单位处以罚款人民币 50 万元;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以罚款人民币5万元。
9月,盛银消费金融因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资金支付管理不审慎,引发个人贷款业务风险案,辽宁银保监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决定对其处以罚款人民币20万元。
9月29日,中原消费金融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是“贷后管理不尽职,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证券市场”而被河南银保监局罚款30万元的行政处罚。
相比于2018年,2019年被处罚的持牌消金公司数量增加,但总罚款金额下降。2018年,中银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和杭银消费金融3家公司收到处罚单,不过仅这3家,罚款总金额却已经达到了378.68万元,其中中银消费金融因部分消费贷款业务存在:借款人收入情况贷前调查未尽职,未严格执行个人贷款资金支付管理规定,为采取有效方式跟踪检查贷款资金使用,而吃到一张150万元的罚单。并且中银消费金融2018年前后三次被罚,总数额298.68万元。
监管部门对持牌消金公司下发罚单,亦体现了消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趋严。在这种趋势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更应该合规经营。就在2020年1月14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中国银保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据悉,《征求意见稿》在法人机构设立、筹建与开业等方面均作出了严格的标准,这意味着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将更加严谨,而现有的消金公司运营则需要更加规范。(发现网记者 罗雪峰 杨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