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钱股票网 > 股票配资>疫情叠加春节,通达系快递1月营收普遍降超20%,顺丰增10%

疫情叠加春节,通达系快递1月营收普遍降超20%,顺丰增10%

2020-04-10 20:26:57 快递 圆通 疫情

2月27日晚间,国家邮政局公布2020年1月邮政行业运行情况:受春节假期和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因素影响,今年1月邮政行业同比增速下降。其中,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37.8亿件,同比下降16.4%;业务收入完成500.5亿元,同比下降16.1%;同城和异地业务量均出现同比下降,国际/港澳台业务量同比增长;东、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同比上升,中部地区出现下降。

依据申通、韵达、圆通同期公布的经营数据,今年1月份快递企业月度营收和业务量均普遍同比双双下降,其中营业收入普遍同比下滑超20%,圆通和申通的1月份业务量也分别出现2位数的同比下降幅度。而顺丰受益于基础设施和固有资源,以及春节期间各网点维持运转带来的增量,仍然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营收同比增10.64%,业务量增40.45%。(注:百世、中通因在美股上市,不按月公布业绩)

(数据来源:各企业官方公布的数据)

截至发稿前,申通(-1.94%)、韵达(-3%)、圆通(-0.43%)股价均不同程度下滑,顺丰股价上涨2.57%。

快递业胶着竞争和消耗战仍将继续

南都记者对比注意到,对于“通达系”企业而言,虽然春节一直以来是全年月度业绩的低谷(2019年农历春节为2月5日),但营收和业务量都基本能够保持同比上涨的幅度,例如去年2月,申通、韵达和圆通的月度业务量同比增速甚至超过了6成,今年年初的“双降”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受疫情影响,快递行业承压的现状。

与此同时,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顺丰、韵达、圆通的快递产品单票收入都以双位数的幅度下降,延续了去年的态势。南都记者注意到,近期,百世、安能等也在复工之际打出快运业务“降价”的口号,抢占市场;背靠顺丰的加盟制零担物流企业顺心捷达提出了入网签约免收加盟费的特殊时期加盟政策。

有分析提到,在过去的几年,基于大数据和科技赋能,快递行业的运营效率有较大提升,但市场的需求量和成本也在同步上涨。鉴于2020年开局的低落和物流行业固有的高收入、低利润的属性,“价格战”不可持续,小幅涨价有益于改善利润率,削弱企业增速放缓的趋势,为下一阶段的技术市场投入打下基础。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评价称,这次疫情对快递物流企业带来一定冲击,而短期内除顺丰和中通综合表现较好外,其他快递企业因胶着竞争仍没有明显差距,行业的消耗战短期内仍难改变。不过,他对南都记者指出,打破竞争胶着态势需要资本和政策助力,加速推进资源整合、实现做大做强,但对企业来说,最直接有效的武器还是“价格战”,虽然企业希望走出低价泥淖,但没有市场资源的集约化发展,仍难落实有序价格竞争和服务价值竞争。

疫情防控提供数字化和智能化机会

在物流复产复工方面,2月21日,国家邮政局曾下发通知,要求全行业力争月底前行业产能恢复到六成以上,拟暂缓对外发布企业的申诉考核结果,而至2月18日,快递业已经恢复正常产能4成以上,投件量达8000万件,已超过正常业务量的4成。菜鸟方面提供给南都记者的数据显示,截止2月23日,近9成快递网点已复工,菜鸟将联合“四通一达”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全国近100个主要城市加速淘宝包裹的送达。

依据智慧物联网公司G7的统计,截至2月27日,全国347个大型公共物流园区吞吐流量达到去年30%以上的有287个,占比超过8成,吞吐量达到70%以上的占比43.5%;全国长途整车运输流量恢复率为去年旺季11月份的50.2%,较此前有所增长。

现阶段,作为民生保障基础的物流运输行业正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经营压力。货拉拉CEO周胜馥日前表示,受疫情与春节假期影响,货拉拉业务一度下跌93%,但公司现金流充足,不会裁员和降薪。随着各行业陆续复工、复产,平台的业务量由此前下降至正常水平的7%,恢复到了20%。

“如果说我们要实现3月中旬制造业大规模复产的目标,那么全国性物流能力必须在2月底能够基本实现,从而保证制造业的原料进厂、库存储存、成品出厂等最基本的需求。”安能物流董事长王拥军认为,现阶段,物流业想要复工,存在相当多的困难,例如:复工许可在各地的时间差别很大、货车司机跨地区流动的审批、物流企业员工的生活和上下班限制等等。“物流是个亟需打通经脉、全国一盘棋的行业”,“唯有快速恢复全国性的物流能力,保证物流先复工,才能保障全面的复工复产快速推进。”

疫情防控也为物流行业提供了很多新的机会。周胜馥认为,整个物流行业的规模十分宏大,大到支线与干线上百公里的运输,小到同城3公里至20公里的配送,不同的物流分支领域面对着不同的市场,但物流运输就是从A点到B点的效率“游戏”,因此,不管物流企业面临什么痛点,不断实现人、车、货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都会是行业的长远发展方向;公司后续也会加速在货物和车的智能化上长期投入。他预计,疫情过后,中小企业所积压的运输需求将集中爆发,提供弹性运力的平台型企业将受益。

采写:南都记者 傅晓羚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下一篇 :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