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每天均有一批上市公司依照再融资新规“量体裁衣”。这其中,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的资本也引起市场的关注,既有知名机构、网红基金,也不乏产业资本。
继凯莱英(002821.SZ)受到高瓴资本青睐之后,立思辰(300010.SZ)此次筹划的定增中,也因发行对象引发市场关注,其中有上市公司高层、网红基金、大型机构。
另一方面,九强生物(300406.SZ)、中富通(300560.SZ)等上市公司的定增中,则均出现产业资本一家“包场”认购的情况。
国盛证券策略团队指出,松绑再融资势必会吸引来自各路机构、产业资本的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为其提供入场机会及渠道。从而,整个资本市场将迎来筹码端与资金端的双向扩容,并且在注册制、退出机制等制度建设逐渐完善下,资本市场将更将健康成熟、也将更好的服务于实体。
机构跑步入场
再融资新规公布之后,首家“量体裁衣”调整方案的凯莱英,也是首家披露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公司。除喝到头啖汤外,凯莱英还因为高瓴资本1家全部认购而受到市场的关注。
2月17日晚间,凯莱英公告称,根据《认购协议》,高瓴资本拟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的全部1870万股,发行后,高瓴资本持有上市公司2010万股,持股比例将升至8.0374%。在此次权益变动前,高瓴资本持有凯莱英140万股,持股比例为0.6051%。
在定增预案公布后的次日,凯莱英股价涨停,截至2月20日收盘,最新股价为179.98元/股。而高瓴资本的认购价格为123.56元/股,这意味着目前高瓴资本已浮盈45.66%。
与凯莱英类似,立思辰因为“网红”睿远基金参与认购引发市场的关注。
2月20日,立思辰披露锁价定增预案,拟以第四届董事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日为定价基准日,发行股票价格为12.03元/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27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3亿元,其中5.9亿元用于发展大语文业务,7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2.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立思辰此次非公开发行确定了12个发行对象,分别为窦昕、马旭东、陈邦、上海常春藤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兴全基金、中信证券、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建信基金、睿远基金、五莲协瑞智能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重庆新宏域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云图资产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其中,窦昕为立思辰总裁,认购3.5亿元;陈邦为爱尔眼科(300015.SZ)董事长,认购3000万元。
陈光明旗下睿远基金被称为“网红”基金,近期有报道称,睿远基金旗下第二只公募基金睿远均衡价值认购约1200亿元,创下国内公募基金历史上最高认购记录。在立思辰此次定增中,睿远基金旗下四个产品合计认购1911.89万股,认购资金合计2.3亿元。
此外,兴全基金旗下10个产品合计认购2.5亿元;中信证券管理的全国社保基金四一八组合认购1.05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二零八组合认购2000万元、中信证券-社保基金17051组合认购4500万元、中信证券山东高铁定向资产管理计划认购1000万元;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认购1.2亿元。
不过,立思辰2月20日股价为下跌状态,跌幅为3.41%,最新股价为17元/股,较定增价格仍高出41%。此次定增锁定期为18个月。
产业资本“包场”认购
除了较有名气的机构资金入场之外,也有一些产业资本受再融资新政催化,成为A股市场的增量资金。
以九强生物为例,2月20日披露公告称,此次非公开发行,发行价格为13.90元/股,发行不超过8633.0935万股,总募集资金不超过1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明确发行对象为中国医药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国药投资”)将以现金认购本次非公开发行的全部股票,锁定期为18个月。
据了解,国药投资以“立足行业 、服务集团,做专业的医药大健康产业投融资公司”为战略定位,围绕医药大健康产业相关领域开展资金融通、股权投资等金融服务。
国药投资的控股股东为国药集团,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发行完成后,国药集团将持有九强生物5%以上的股份,并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
此外,中富通的非公开发行也由福建融嘉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福建融嘉”)一家包场。福建融嘉为中富通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陈融洁100%控制的公司,因此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构成关联交易。
中信证券策略团队发表观点称,商誉减值教训在前,且监管强化对“明股实债”的限制,2013年~2015年财务性并购和一二级市场套利的模式难以复制。科技成长等板块短期估值分位偏高,再融资新政从定价折扣和锁定期方面给予了大股东和体外产业资本更大的议价空间,连年缩量的定增市场有望再次活跃,而产业资本的行为是理解再融资政策结构化影响的关键。
“产业资本中的国资资本与PEVC,正有加速入场的趋势。国资方面,诸多国资结合自身的融资能力与上市公司的业务进行资源优势互补;另外一级市场的诸多赛道面临巨大考验,对于已上市的新经济公司,面临着上市后的亏损乃至是过小的流通盘无法变现的痛点,不如寻求已上市的低估值公司,并用自己的资源与优势进行改造。”中信证券策略团队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