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钱股票网 > 期货知识>财务专家:1年期4%和5年期6%利息的银行贷款,你是老板你怎么选?

财务专家:1年期4%和5年期6%利息的银行贷款,你是老板你怎么选?

2020-02-01 11:32:02 贷款 企业 银根

一、流动负债

(二)短期借款与长期贷款的区别

从理财观念上讲,长期贷款成本高,但风险小,短期贷款成本低,但风险大。

1.企业:钟情于长期贷款

其实大量的企业愿意借长期贷款,最好借100年,利息20%也行,银行要借是咱100年,咱全买房子了,还买好几套住着,不用还了。

所以,企业从借钱角度愿意借长期的,虽然成本高一点儿,但是愿意借长期的,它更安全,尤其是企业处于投资发展阶段的时候,没进入成熟期的时候,一定要借长期贷款,因为在发展过程中,将遇到各种不同的环境变化,如果当企业销售收入下滑,遇到市场出现危机,出现经营失误的时候,这时候恰巧赶上到期的短期借款,这就叫雪上加霜。

因此,债务人人多是愿意借长期的,贷款就贷长期的,但千万别进入误区,比如有的企业一看长期的贷款,五年利息是6%利息,一年期的是4%,那省点儿成本,大概一年就差不多够,于是企业就借了一年期的,结果一年没按预想的那样,到时候还钱还不上,项目就全完了。所以从借钱人来讲,应该愿意借长期的。有的长期的利息还低一点儿,比如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都提供一些低息长期贷款,但大部分人都捞不着。

2.债权人:倾向于短贷

债权人角度讲,不愿意借别人长期的,因为借长期虽然它的收入多,但是风险也大,所以它不愿意借长期,已经进入成熟期的,有大的背景下的大企业,它愿意冒这个风险。它可以预见这个企业在五年以后不会死,十年以后不会死,五十年不会死。民营企业可不好说,尤其中小型民营企业,占中国企业99.8%的比例,这些企业的平均的寿命为2.5年,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最大的债权人银行,一般也就借给企业两年,两年就属于流动性贷款。

因此,不是企业不想借长期的去投固定资产,而是它不借给你,它能借给你就不错了,你就不要再考虑长期或短期的问题了。所以大量使用的,其实都是短期贷款,能借来的都是流动性贷款。企业也没有办法,只能把流动性贷款投在长期资产上。


(三)循环贷

1.什么叫循环贷

对企业来说,还有一方法叫连续贷、循环贷。今天把这款贷来了,投资在项目上,到年得还,年底还没钱,钱都投在项目上,都拿去建厂房了,没钱只能借高利贷,借钱先把它还上,还完以后再申请下一年的流动资金贷款。一般来讲,五到十天就能把钱领回来,然后把高利贷还掉,这一年就没事了,然后再用一部分投在固定资产上去,到年底又如法炮制,这样叫循环贷。为什么那么多短贷长投的当时没出现问题,全是这么来的。

2.循环贷的死穴

当然,这种循环贷也有死穴,任何一个财务模式在设计时候都有一个致命弱点,你得经常护着这个死穴,一旦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完了。

美国次贷发展模式最怕的就是地产降价,因为它所有的设计过程,一直推到最后的资产证券化,发行债券,发行最后什么对冲资金冲进来,掩盖它的财务杠杆这些作用,都建立在一个基础前提是房地产不会降价,所以房地产一降价,这个模式就捅到了死穴上,就全倒。

而这种短贷、循环贷,最害怕债权人要钱,最怕国家政策出银根紧缩,而银根放开或紧缩这是周期性的,一定是有的,不会永远是适度宽松的。一说政策要变,适度宽松政策可能要取消,要变成适度从紧,股市就下来了,风声鹤唳,吓得现在谁也不敢乱说话,一说就跑,心理承受能力极弱。但是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它就是会出现不断地放开紧缩。

3.银根紧缩带来的问题

这种短期循环贷,最害怕的就是银根紧缩,银根紧缩会造成:

第一种情况是借了高利贷还了,再申请贷的时候银行审批的时间加长,不再是五天到十天,而可能是一个月到两个月,新的贷款才能下来,这样对短期循环贷的企业是致命的打击,因为它借的高利贷利息太高,五天十天还可以,十天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就完蛋了,它的利润将被高利贷全线吃掉。这还好一点儿,最起码企业还能撑住。

第二种是银行不贷了,或额度越来越小,原来贷100万,现在贷50万。2008年银根一紧缩,南方那些企业纷纷倒闭 ,就说明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就这么点儿,就是短贷长投。这是大忌。这就像天游战术一样,是兵家大忌。我本来有一个军,打仗时我先派一个营上去,等这个营覆没了,再派一个营上去,一个个地派上去,最后一个军全死了,这叫天游战术。他没办法,他赶上那个地方了,那地方是个狭长地带,大规模地展不开,它只能一个人一个人往上上,这叫天游战术。短贷长投就是如此。很多人都知道,但没办法,环境就是这样的,它逼着你一定要这样做才行。

当然,这个事情不是不能做,关键是要能有效地降低风险,当然最好就不做,宁可不要也别做,风险太大,不要自信,太自信了一定会出事,就跟空城计一样,空城计不能总唱,这是犯大忌,成一次赶紧跑,下次可不敢摆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下一篇 :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