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刘晓博说财经
抗击“新冠疫情”,已成为一场不折不扣的“民族保卫战”。
这场战争分为两条战线,一条是对疫情的防和治,另一条是经济领域的稳增长、稳就业、保物资供应。
在经济领域,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降低了政策利率(逆回购降息10个基点),增加了货币供应量,要求全国各地给企业减税、降费、降息。
地方政府也开始纷纷出台支持企业的政策。说实话,现在到了“直升机撒钱”的时候,哪个城市敢于率先撒钱、精准撒钱、撒大钱,哪个城市就可以率先稳住经济,稳住民生,并赢得未来的人口和资金争夺战。
北京在2月6日出台了“16条”,上海、深圳、广州则同时在2月7日出台了各自的“28条”、“16条”和“15条”,这事实上都是“撒钱”的文件。
这些文件涉及的利好一般包括:给中小企业、中低收入人群、抗疫关键人群减免房租、降低税费、保障并降低融资成本。
由此引出了一个话题:哪个城市的“撒钱力度”最大?
之所以要讨论这个话题,是想通过比较,促进更多的城市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鼓励已经出台政策城市继续追加。说白了,通过城市竞争,最终让老百姓、让中小企业度过这一“劫”。
四大一线城市在发布政策的时候,一般都给出了“政策的含金量”,最近两天都有媒体报道过,我们不妨看一下。
到目前为止四大城市的“撒钱”力度:
1、北京:为企业减负总金额不详,仅财政政策支持的资金大概有70个亿左右。
2、上海:为企业减负300亿元。
3、深圳:为企业减负超过600亿元。
4、广州:预计将为企业减负约50亿元,市属国有物业减免租金6亿元和市属银行让利16.5亿元。
上述数据都带有估算性质,统计口径也未必完全一致。深圳的力度最大,暂时领先;上海位居第二;至于北京,从配套的财政资金推算,总减负可能在100到150亿元左右,位居第三;广州第四,超过70亿元。
深圳上海也别骄傲,因为其他城市会追加的。现在仅仅是第一阶段。
下面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四大城市在租金、税收等方面的政策,看看差别在哪里:
一、减免租金(只比较硬措施):
点评:可以看出,深圳减租力度最大,不仅涉及到国有企业持有物业的全部类型,还涉及到公租房、人才房。上海也比较慷慨,而且有“先免收2月、3月两个月租金”的表述,留下了进一步免租的空间。
北京给了比较多的限制条件,而且商铺只免1个月的,办公楼只免0.5个月的。广州免租的物业也只提到了商铺,没有明确包括写字楼,而且有此前没有拖欠租金的限制。
二、税费减免:
点评:在税费减免上,上海的表述最为详尽,可操作性也最强。
三、只有深圳有“住房公积金”缴存优惠
具体措施为:降低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对受疫情影响、缴存住房公积金确有困难的企业,可以依法申请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最低至3%,期限不超过12个月;或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期限不超过12个月。
据深圳媒体报道,仅这一项措施就涉及到40亿元的资金。
四:北京和深圳提到了降低电费:
北京:对受疫情影响的滑冰滑雪场所给予适当额度用水用电补贴。
深圳:减轻工商企业用电成本。免除全市工商企业2月份当月缴交两部制电费中的基本电费,由市财政代缴。各工业园区和商业楼宇的物业管理部在收缴电费时不得向用电企业收取已经被免除的基本电费。
点评:深圳工商企业现行用电“最后一公里”的变压器超过90%都是企业自购安装的“专用变压器”,除了缴纳实际用电的“电度电费”以外,还要缴纳按照变压器功率核定的“基本电费”,该电费与实际用电多少无关。目前,工商企业在疫情发生阶段处于基本停工状态,但是对“基本电费”的收取并没有停止。现在深圳市政府宣布,由财政代缴这部分费用,可以给企业减免负担6.9亿元。
五、政策有效期:
北京、深圳、广州: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0年底(有明确期限规定的从其规定)。
上海:本政策措施执行期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结束后再顺延3个月(具体政策措施已明确执行期限的,从其规定)。
此外,从公开报道看,无锡出台的“20条”可以给企业降负50亿元;
苏州是大城市里第一个出台支持企业政策的(2月2日,“苏10条”),而且已经出台了多轮政策,但具体给企业减负的数量没有查到。
东莞也出台了类似政策,仅仅房租就可以减免超过14亿元。
小结:
到目前为止深圳一马当先,“撒钱数量”超过上海、北京、广州的总和。北上广三大城市都有较大提升空间,深圳也可以继续发力。
从文件本身看,上海最细致、可操作性最强、歧义最少,显示了上海官员良好的管理能力。另外三个城市跟上海比,都有点“粗线条”。
我们期待着有更多城市出台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政策,最好有一个城市能超过1000亿。而且把“预计减负金额”真正落到实处,而不仅仅是纸面上的数字、用来宣传的数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