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就如何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的问题时强调,面向未来,要加快新一代的驱动控制技术升级,特别是高密度的IGBT和碳化硅器件方面是今后升级发展的方向。
IGBT 即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具有高频率、高电压、大电流、易于开关等优良性能,是国际上公认的电力电子技术第三次革命最具代表性的产品,被称为电力电子行业里的“CPU”。集邦咨询《2019 中国 IGBT 产业发展及市场报告》预计,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工业领域的需求大幅增加,中国 IGBT 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到 2025年,中国 IGBT 市场规模将达到 522 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19.11%。随着国产替代进程的提速,产业链公司望迎来机遇。
其中,华微电子(600360)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用 IGBT 产品 2018 年顺利实现小批量生产,变频家电用 IGBT 产品通过产品认证和小批量供货。扬杰科技(300373)是国内功率器件领域的规模企业,IGBT 是公司的主营产品之一。士兰微(600460)大功率 IGBT 已导入量产。
天风证券的研报中称,2022年全球IGBT市场规模将达到60亿美元。全球IGBT市场的主要竞争者包括英飞凌、三菱电机、富士电机、安森美,以及ABB等企业,前五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就已经超过了70%,前十大IGBT企业中,仅有一家中国企业,即嘉兴斯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斯达股份),市场占有率2%。
另一方面,我国功率半导体市场占世界市场的50%以上,是全球最大的IGBT市场,这意味着我国IGBT产品严重依赖进口,而在中高端领域更是90%以上的IGBT器件依赖进口,IGBT国产化需求已是刻不容缓。因此,中国IGBT企业将迎来快速发展及进口替代的良好机遇。
华为被被卷入中美贸易战之前,华为所需的IGBT产品主要从英飞凌等IGBT原厂处采购,华为被列入实体清单后,有消息称英飞凌在美国政府的施压下曾暂停供货,尽管英飞凌很快澄清了该传闻,但这件事显然给了华为一个重要警醒。华为正开始研发IGBT,据传言目前正在从某国内领先的IBGT厂商(很想知道是哪家公司?)中挖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就如何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的问题时强调,面向未来,要加快新一代的驱动控制技术升级,特别是高密度的IGBT和碳化硅器件方面是今后升级发展的方向。
国内功率半导体企业市场占有率不到 3 成,而中国功率半导体用量占全球的 40%,可替代空间巨大。2019 年以来中美两国贸易摩擦继续加剧,考虑到国家安全,国产替代或将迎来发展契机,公司有望受益于国产替代,实现进一步的增长。国内 IGBT 设计领域虽有一定基础,但与国际水平仍有很大差距,目前国内 IGBT 设计厂商体量偏小,主要有中科君芯、嘉兴斯达、吉林华微斯帕克、台基股份、南京银茂、宁波达新、上海浦峦等。国内 IGBT 设计技术的主要来源有两条途径:其一,来源于外企人员的回流,如斯达、南京银茂、普峦半导体等;其二,来源于国外合作,如比亚迪、吉林华微等。
最近涨的较好的台基股份(300046)主打的晶闸管,简称可控硅,是基础性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四层 PN 结半导体结构,它有三个极:阳极,阴极和控制极;晶闸管具有硅整流器件的特性,能在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工作,且其工作过程可以控制、被广泛应用于可控整流、交流调压、无触点电子开关、逆变及变频等电子电路中。晶闸管仍然是迄今为止能承受的电压和电流容量相对较高的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目前大部分晶闸管产品需要进口,未来几年国产替代空间很大。全球晶闸管市场规模大约 60 亿元,国内晶闸管的市场规模大约 30 亿元,占全球规模的 50%左右。2018 年 9 月 19 日,台基海德基金与天津锐芯签署《关于 IGBT 模块项目合作协议》,合资设立浦峦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开展 IGBT 业务,浦峦半导体注册资本 3000 万元,其中产业基金出资 1200 万元,占比 40%,天津锐芯作为浦峦半导体的管理层及技术团队持股平台,出资 1800 万元,占比 60%。
当然,虽然IGBT器件国产化还是目前中国相关行业渴求的目标,但是并非在产业革命中是永远意气风发的。目前技术革新的“碳化硅”弯道超车可能在四、五年后变成断送“IGBT”行业的搅局者,只要碳化硅的成本持续下降,碳化硅产品会成为IGBT器件的完美替代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