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钱股票网 > 金融资讯>观察苏南五市的创新能力,我们发现了什么?

观察苏南五市的创新能力,我们发现了什么?

2020-02-01 03:16:02 苏南 苏州 南京 镇江 中国

罗天昊/文

高速时代落幕,中国未来将步入中速时代,要保持长期稳定和适度的增长,必须另辟蹊径。创新能力将成为中国未来国家战略的重要根基。

中国在全球国家中,处于节点位置产业上游是欧美国家,产业下游是东南亚和非洲等国家,往上,中美贸易战方兴未艾,往下,中国与印度越南等新兴国家的竞争日益激烈。由此,中国未来要避免两线竞争的困局,还必须完成对下游国家的率先产业升级,率先技术领先,率先制度改革。这三大突破,也以创新为先导。

在国家内部,青年人口的萎缩将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挑战;遍布大半个中国的雾霾,警示中国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极限;在过去十几年中,基尼系数急剧上升,国富民弱,少数人富多数人穷,民众的需求不满广泛蔓延,靠牺牲公平来造就局部和暂时繁荣的模式,已经日益受到质疑。

内外挑战,路在何方?改革和创新,是永恒的时代主题

苏南城市是中国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城市,也是中国率先实现富裕的城市群之一。苏南五市几乎均为中国经济发达、产业繁荣、社会文明的城市。

创新先导,兵贵在精。从苏南看整个长三角,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带动全国,逐步推进,克成大器。

为此, 我们特意推出苏南五市创新能力排名。

不止是排名

早年被诟病的高校扩张,无意中“救了中国一命”,中国新一代国民,文化素养普遍提高,为中国储备了强大的创新潜力。高铁扩张,则使老迈的中国节奏快了一步。更聪明的国民,更轻快的节奏,弥补了老迈国家决策迟缓之弊。

赚人者赚钱,得青年者得未来。事实上,人口活力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中心城市更是如此。外来移民多数以青年为主,净流入人口越多的城市,青年比例越高,社会越有活力。缺少青年,创新是难以想象的。

南京名列第一,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

苏州虽然是江苏的第一产业大市,但是,南京毕竟是省会所在地,集中了大批的大学、研究机构。南京的大学生密度,遥遥领先于苏南其它四大城市。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人数,达到1009.46人,不仅雄冠苏南五市,在全国也足以与武汉、广州抗衡。在江苏的十四所双一流大学中,南京独占12所,为全国第三大高等教育中心,仅次于京沪

南京的研发强度达到3.07%,在苏南五市中首屈一指,在全国排名也比较靠前。南京的不足,在于人口活力,在苏南五市中,苏州、无锡和常州的外来人口占比,都比南京高。

2018年,南京的能源汽车增长迅速,但是,作为省会,南京需要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实现更多突破。

苏州位列第二,与其经济地位有差距。

苏州经济实力雄厚,尤其是工业发达,名列全国第二,并且有众多高新产业。是中国服务型制造业试点城市。

苏州是中国IT产业之都,信息产业也发达,生物医药、人口智能发展也迅猛,新能源和3D打印增长都超过50%以上,是中国重要的智能制造基地。

苏州人口富有活力,拥有江苏最多的外来人口,且每年仍在增加中,发明专利总量为全国十强之一,实力强大,是中国重要的创新基地。

苏州唯一缺憾,是在校大学生数量不足。双一流改革中,苏州大学入围,聊可欣慰。此外,苏州凭借强大的财力,与国内外众多知名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合作。苏州大学城名列中国十大大学城之一,西安交大,人大,武大,南大,川大等均建立了研究院

镇江能够在苏南五市中排名第三,令人惊喜。

镇江的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在苏南五市中,赫然第一。镇江的万人发明专利,达到了37.56件,不仅远超全国水平,也远超江苏平均水平。

江苏是中国第一教育大省,大学生众多,密度也高。作为工业城市,镇江的大学生密度超过江苏平均水平,非常不容易。

江苏虽然整体老化,镇江却是一个能够吸引外地人的城市,在南京和上海之侧,镇江不像南通那样人口被虹吸,反能够吸引外地人,难得。

镇江的研发强度虽在江苏只属中游,但是放到全国,亦属优秀。特种兵中的中等水平,放到一般队伍中就是尖子。

常州的创新能力在苏南五市中第四,但是很多指标,均超过全国乃至江苏平均水平。其万人发明专利达到32.8件,研发强度达到2.81%,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常州常住人口不大,外来人口却近百万,显示其人口活力强。

无锡是中国重要的工业重镇,创新能力十分强大。

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38件,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作为总人口600万的城市,外地人口超过150万,具有强大的人口活力。

无锡的大学不足是一个明显的短板,制约了其创新能力,无锡曾一度入选“中国最缺大学的十大城市”,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仅173名,不仅低于江苏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无锡经济发达,财力强大,未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开放,可加大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合作,并兴办一批大学,尤其是理工大学。

苏南五市创新能力排名,既有令人惊喜之处,也有令人失望之处。

苏南五市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改革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这是一个强者之间的排名,任何一个城市若放到全国范围,也非常强势。每个城市都有其独到之处,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每个城市也都有缺陷。纵使是排名第一的南京,其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也被镇江超越,城市活力方面,被苏州,常州和无锡超越。所有的城市,都是其它城市的镜子,既照耀出自身的不足,亦辉映出他者的荣耀。

创新内核谁最强

2018年,中国研发投入强度为2.19%。国家创新,已经到了飞跃质变期。南京全社会研发投入约占GDP的3.07%,位居首位。无锡紧随其后,达2.85%。苏州、无锡均超过2.8%,镇江略低,为2.54%,但放眼全国,亦属优秀。

专利授权量是衡量创新活动的一个通用指标,非常直接,指向清晰。苏州发明专利总量最多,南京人均专利最多,各有特色。无锡,镇江,常州人均发明专利都超过30件,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显示了苏南五市均衡且强大的创新能力。

当下主要国家重新掀起的工业竞争,最主要的就是高技术领域的竞争。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典型的夹心层,前狼后虎,都不好惹。面对欧美传统发达国家这匹前狼,中国需要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实现突破,打破其在高端技术领域的封锁与垄断。

苏南五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全国在40%以上,显示了苏南城市在中国城市系列中,整体处于产业链的高端。

论总量,苏州工业基础最雄厚,高新技术产业总值也最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都十分强大。镇江则占比最高,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2家,上市企业117家,令人惊喜。

南京作为江苏省会,除新能源汽车外,工业机器人,城市轨道车辆增长均超过100%。

苏南五市,由于发展程度接近,整体竞争非常激烈。苏锡常在传统制造业领域有竞争,高新产业部分竞争。苏州和南京在高新产业领域也存在广泛竞争。

高校在校生非人才成品,但却是重要的人才储备,将其作为创新能力的衡量标准之一,也容易理解。

中国教育资源的分配依照权力体系而非市场体系分配。苏锡常作为传统工业城市,一般的地级市,大学生密度不高,制约了其人才更新能力。虽然三地财力雄厚,抢人能力突出,但是本土人才生产能力不足,毕竟是缺憾。

人口包容能力对于城市的改革与创新至关重要。容纳足够的移民,不仅是城市开放包容的体现,更是其自我更新能力的体现。

苏南五市是中国的富庶之地,也是适宜青年,适宜移民办生存的地方。五大城市均保持人口流入态势,尤其是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作为工业城市,能够吸引大批青年,对于提升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南京作为中国第二大省的省会,公共资源优势明显,但是人口活力的还需要提升,未来增加两百万左右人口,成为国内千万人口大市,时势所趋。

近年来,南京和苏州房价飙升,推高了生活成本,阻遏了部分青年的求生之路。长久来看将伤害城市活力,降低其包容性,值得警醒。

放低姿态,知雄守雌,为天下溪,更可吐纳天下,成就雄浑博大。

(作者系政研院特约研究员、区域经济专家,著有《大国诸城》)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经济观察报,访问yuanben.io查询【64F73CIV】获取授权信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下一篇 :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