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钱股票网 > 股票交流>伪装慈善机构、谎称亲属感染……警惕不法分子利用借疫情搞诈骗

伪装慈善机构、谎称亲属感染……警惕不法分子利用借疫情搞诈骗

2020-02-21 12:53:04 受害人 疫情 账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人心。然而,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抵抗疫情期间,却有不法分子假借抗击疫情实施金融诈骗等犯罪。

为此,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迅速行动,收集梳理了几类手法、案例,特此提示各金融机构加强风险管控和异常交易监测分析,并提醒广大市民做好风险防范。

犯罪手法一:

伪装公益慈善机构实施金融诈骗

犯罪分子打着“慈善会”、“募捐”等名义,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进行金融诈骗。

例如,武汉警方通报,名为“武汉市慈善会”的公众号以向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捐款的名义实行诈骗,受害人向公众号转账捐款后,发现公众号被注销。警方接到报警后抓获嫌疑人蔡某,蔡某交代,其假冒“武汉市慈善会”公众号募捐已成功实施诈骗一百多起。

建议金融机构采取防控措施:疫情期间,金融机构均减少了柜面业务,多运用非面对面方式进行金融服务。在非面对面开立账户、建立业务关系时,应利用多种手段做好客户身份识别及受益所有人识别工作,了解客户建立业务关系的目的和性质,避免开立匿名、假名账户,杜绝为犯罪分子提供金融服务。

建议社会大众采取防范措施:广大市民在开展爱心捐款时要认准正规捐赠渠道,正规募捐均需民政部门登记备案,相关信息可通过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查询(网址http://cishan.chinanpo.gov.cn/platform/login.html)。

捐款前需核实对方账户名称与受捐公益组织的名称是否一致,不轻易将捐赠资金转入个人账户。

犯罪手法二:

谎称火车、飞机、酒店等退改签补偿服务实施电信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发送短信,以“航班/火车/酒店因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被取消,办理退订或改签业务可获赔偿”为由,诱导受害人拨打短信中的电话,在电话中准确地说出受害人身份信息、航班信息等,要求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号、密码和手机验证码,随后将受害者卡内余额全部转走。

建议金融机构采取防控措施:按照人民银行相关要求,严格落实账户实名制管理,加强转账管理,做好柜面堵截异常开户工作。按规定做好涉案账户的紧急止付和快速冻结,准确记录、反馈相关交易流水号,积极支持、配合人民银行反洗钱调查及司法机关发起的涉案账户查询等工作。

建议社会大众采取防范措施:收到陌生短信和电话要慎重,切莫随意点击短信中的链接。拨打电话前可先登录对应航空公司、火车票销售及酒店官方网站核实信息。如接到陌生电话通知退票、改签、退订事宜,切记不要通过电话透露银行卡密码、验证码。若陌生人以办理“退改签”为由提出转账要求,应先予以拒绝,待核实清楚后再做答复。

犯罪手法三:

谎称亲属感染、购买防控疫情物资等

不法分子冒充学校或某公司工作人员,以受害人孩子或某亲属被隔离医治为由,或为受害人购买口罩等防护物资为由,要求受害人汇缴款项,骗取受害人钱财。

建议金融机构采取防控措施:在做好账户实名制和转账管理的同时,应加强资金交易监测,对存在“异常分散转入、集中转出”、“账户交易规模、频率与职业、身份不符”等异常交易情形加强人工分析甄别。发现可疑线索应尽快报告,或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向当地人民银行反洗钱部门报备。

建议社会大众采取防范措施:在接到陌生人来电称亲属感染等消息时,先冷静核实情况,切莫心急汇款。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防疫用品,勿轻信个人的兜售行为。在无法确定能够收到所购物品前,切勿将货款直接转入卖方个人账户。

最重要的是,当你发现身边有借助疫情的金融诈骗、电信诈骗行为或者线索,请立即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郭欣欣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下一篇 :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条评论)
验证码: